新聞動態(tài)

NEWS

人臉識別技術頻頻刷新 未來或?qū)ⅰ坝|臉可及”
來源: | 作者:admin | 發(fā)布時間: 2017-07-07 | 5024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
     前段時間,南陽市交警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抓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,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在市區(qū)重要交通路口,紅燈亮起后,如有行人和非機動車越過停止線,人臉抓拍系統(tǒng)會自動抓拍越線、繼續(xù)通行、通過路口等不同節(jié)點的照片,保留15秒視頻并截取違法者的頭像,闖紅燈行為會自動顯示在路口大屏幕上。

    據(jù)南陽市交警支隊科研所介紹,借助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,可對交通違法人的頭像及身份證、居住地址等部分信息進行曝光。啟用半年來,這些路口從最初一天最多抓拍上百起闖紅燈行為,現(xiàn)在降到一天十余起,治理效果明顯。

    專家介紹,隨著人臉識別技術不斷進步,以及網(wǎng)絡帶寬、影像拍攝質(zhì)量的提高,未來該技術會應用到更多領域。全新的“刷臉時代”不再遙遠。

    人臉識別可以算是落地夠快、效果也夠炫的“智能技術”之一了,從15年3月馬云展示支付寶的刷臉支付,到最近很多機場、高鐵站啟用了刷臉進站,就連美圖都說自己可以“AI自拍”。

    先來潑一盆冷水,目前很多人臉識別的落地應用還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,技術價值并不高。首先,我們要弄明白人臉識別這一概念。人臉識別其實是個相對寬泛的大分類,基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,利用人的特征實現(xiàn)個體的區(qū)分。其中技術包括圖像采集、特征定位、身份的確認和查找等等。

    簡單來說,就是從照片中提取人臉中的特征,比如眉毛高度、嘴角等等,再通過特征的對比輸出結(jié)果。

人臉識別技術頻頻刷新 未來或?qū)ⅰ坝|臉可及”

    在應用上,人臉識別也分很多層級,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多還是1:1等級,也就是人臉識別中最初級的“證明你是你”。

    1:1等級的人臉識別通常是用戶上傳符合規(guī)則的照片于系統(tǒng)上,線下拍照,于系統(tǒng)中的照片進行對比。在機場、高鐵站這種為線下拍照提供了較好條件(燈光、拍照像素等等)的環(huán)境中,說實話對于技術的硬性要求不算太高。

    而知乎中還有網(wǎng)友提到,關于人臉識別終端算法部署授權只需要500元/套,其使用成本可見一斑。而這一技術也絕非最近才出現(xiàn),在高中時期,筆者的學校就應用過刷臉考勤查驗課間操跑步圈數(shù)。

    對運算環(huán)境要求更高的是1:N級和N:N級的人臉識別。也就是單一特征對比多種特征和多種特征對比多種特征。而這兩種等級的人臉識別在應用上也常常無法提供較好的環(huán)境,比如1:N級人臉識別可以應用于失蹤人口搜索中,在特殊情況下拍的照片存在角度、光線的復雜性,加大了特征提取、對比的難度。

    LBP,人臉識別的魔法根源

    或許我們可以更深一步探究人臉識別的算法,比如LocalBinaryPattern(局部二元模式)。這種算法可以將某一像素周邊的灰度值和該像素作比較,從而去除光線的影響提取特征。

    過安檢能“刷臉”不算什么,人臉識別的價值還遠未被發(fā)掘

    除了LBP外,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還有很多,像是Gabor濾波器。當然,提取特征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還要根據(jù)特征進行分類,這時就要應用貝葉斯、決策樹等等分類算法。

    最近大火的深度學習也正逐漸被應用于人臉識別中,深度學習將特征提取和分類兩個步驟融合在一起。利用神經(jīng)網(wǎng)絡黑盒子的特性計算出最適合的特征提取模式,從而可以直接跳過“特征提取影響識別結(jié)果”這一怪圈,讓算法的應用范圍更大。

    當然,由于深度學習需要應用大量的數(shù)據(jù)樣本和較長時間的訓練時間,對于整體運算環(huán)境要求也很高,相比物美價廉的LBP,應用范圍還不大。

    算法基礎?實用性更重要!

    雖然有人認為人臉識別只是個很基礎的算法,但我們認為在應用上范疇上,人臉識別還是一座未經(jīng)發(fā)掘的寶礦。

    單純從身份驗證、識別角度來看,就有遠程信貸、證券事務辦理、實名制系統(tǒng)驗證、來訪記錄、安檢審核等等范疇的應用。在提高魯棒性的前提下,還利用天網(wǎng)進行罪犯/失蹤人口追蹤排查,總之科幻片里通過大街小巷攝像頭找人的情節(jié)完全可以進入現(xiàn)實。

    過安檢能“刷臉”不算什么,人臉識別的價值還遠未被發(fā)掘

    除了這些落地性強的應用模式,目前討論熱度最高的還有大數(shù)據(jù)+人臉識別,也就是通過大量人臉樣本的累積,從中提取特征并總結(jié)規(guī)律。像是提取表情特征,構建情緒判斷系統(tǒng);或者通過面色、皺紋、斑點等等特征分析病情。

    不過這些應用范疇距離落地應用還很遠,想要實現(xiàn)情緒判斷、視覺診斷等等目的,人臉識別是否是最好的方式也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總體看來,在中國的技術企業(yè)中,人臉識別算是泡沫較高的一個類別,不光Face++、云從等等企業(yè)都拿過千萬美金級別的融資。各個企業(yè)也將該技術的引用視作踏入AI的一步,大肆PR吹捧,就連一些自拍工具也想來蹭一蹭熱度。

    其實目前人臉識別的應用還停留在基礎上,也就是在較好環(huán)境中1:1人臉識別,而拍照美顏更僅僅應用到了人臉特征定點提取,連識別預處理都算不上,這樣也要強吹只能說發(fā)言人的心理素質(zhì)有些過于強悍了。

    我們不應該神化任何一種技術,至于那些混淆視聽蹭熱度的,恰恰展示出了對于自家產(chǎn)品的不自信。對于流量的吹噓或許可以“公關在前”,錢拿到了再做實,可技術不是靠營銷就能堆砌出來的,最后往往只剩下打臉一個結(jié)果。
 ---武漢為安科提供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。

服務熱線:027-87785008